广州GDYF电脑回收公司:禁塑热潮风风火火 替代包装增多
时间:2023-10-31 11:08 来源:
![]() 10年往日,“限塑令”实施效果应该?互联网兴起,外卖快递领域成为塑料袋使用大户,实际情况怎样?10年前强调的线下商品零售场所,限塑令推行顺利吗? 有这样两道选择题,你能答对吗? 问题一:据国家邮政局报告,2023年天下快递行业消耗塑料袋约( )个——A.14.7万,B.147万,C.147亿。 问题二:据公开数据,我国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左右,1单至少1个塑料袋。按每袋0.06平方米估算,常日消耗塑料袋可铺满( )个足球场——A.16.8,B.168,C.1680。 根据关于限制加工出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,2008年6月1日起,世界范围内禁止加工、流通、使用厚度小于0.025毫米的塑料袋,所有市场、市场、集贸集市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规章。 10年以前,“限塑令”实施效果怎么?互联网兴起,外卖快递领域成为塑料袋使用大户,实际情况怎么?10年前强调的线下商品零售场所,限塑令推行顺利吗?记者展开视察。 大型商超 使用量明显下降,替代品扩大 “请问您需要塑料袋吗?”在广西南宁华润万家市场东葛店,顾客结账时,收银员都会问一句。“不用了。”一位老人一边说,一边掏出折成几折的布袋。 工作日下午,集市购物的多是老年人,记者考核近10分钟,20多名顾客付款离开,只有2名购买塑料袋。收银台有3种塑料袋,承重6公斤、8公斤和10公斤,价格分手为0.2元、0.3元和0.4元,袋上印有执行标准、规格、无害化提示、加工单位等。集市客服副总经理张顶新介绍,一般客流量约5000人次,销售塑料袋1000个。 限塑令在商超、药店执行情况优异,全市各大集市、集市塑料袋售卖量明显下降,收费塑料袋使用量比限塑前减少近七成,南宁市工商部门超市规范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说。 在吉林长春欧亚春城市场,除了可降解塑料袋,还提供了多款布袋、纸盒、纸袋、编织筐等。副总经理李建鑫介绍,2023年售卖了7.8万个布袋,44.4万多个可降解塑料袋;2023年流通10万多个布袋,约40.5万个可降解塑料袋,塑料袋流通量减少近4万个,消费者更多选择耐用的布袋。 吉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2023年起喝止生产、售卖、供给一次性无法降解塑料购物袋、塑料餐具,吉林在全国第一个全面禁塑。现在,全省大型商超可降解塑料产品替换率达90%,市场供给主渠道已形成。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出,限塑以来至2023年,全国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每天减少2/3以上,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,非常于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。 小摊贩 超薄塑料袋大多免费供应,禁而难绝 限塑令要求,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袋明码标价,不得无偿供应或者塑料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。但在一些场所,现实不容乐观。 “每晚都有人来卖塑料袋,这种薄的我普遍买5捆,每捆1元共30个,第二天几乎都用光。限塑令之后,厚袋子更贵了,我们要多花一些钱,但不会向顾客收塑料袋钱。”南宁某农贸市场一位摊主说。 记者看到,商贩都备有塑料袋,超薄的占多数。顾客买菜时,摊主会主动套袋,有顾客接过袋子掂量一下,觉得袋子薄,还让摊主多套一个。有骑车来的,为了袋子挂在车把上牢靠,也会要求多套一两个。 与商场两街之隔的小巷里,几个商贩在摆摊。一位卖水果的商贩展现了3种塑料袋,“这是能装10斤的,这是能装8斤的,都是9元3捆,这种薄的9元6捆。”薄塑料袋上没有任何标识。 刚买完菜的李女士提着袋子说:“有的菜沾着土,有的带着水,用塑料袋提回家直接扔了,不心疼。要是用布袋子,还得收拾一下,不方便。卖菜的都会供应塑料袋。” 南宁市工商部门超市规范管理科负责人说,限塑令在集贸商场执行情况不佳,极度是菜商场个体经营者免费供给超薄塑料袋的问题仍平素存在。有个体商户坦言,这是无奈之举,“如若提出收费,顾客扭头就走,生意没法做。” 长春市工商部门市场处处长张庆文也表示,在一些小型商场、集市、杂食店,禁塑令的执行因塑料制品成本、质量问题等,存在打折扣现象。 3年前,吉林禁塑令颁布之初,记者曾走访长春光复路小商品批发超市,当时不能降解塑料袋经销商面临经营压力。近日,记者来到该商场,却显现传统塑料袋仍随处可见。有门店前贴着禁塑宣传单,店内塑料袋却各式各样。一间小店前挂着“塑料袋”“垃圾袋”大牌子,下面黑红蓝白各色塑料袋摆了几排,店内塑料袋琳琅满目,基本都是传统PE材料塑料袋,有些无任何标识。经询问,中等大小的塑料袋4元50个,最便宜的小号袋1.5元70个,批发给长春市的小商户。 “禁塑力度不断补充,禁塑难度也如旧存在。”张庆文说。 外卖快递 新业态带来新压力,监管在加强 回到开头的两个问题,前者答案是C,后者是B。随着电商、快递、外卖等新业态发展,塑料餐盒、塑料包装等消耗量快速上升,造成新的资源环境压力。 以外卖为例,塑料餐盒、塑料袋使用通常。在南宁某住宅小区门口,刚送完一份外卖的送餐员说:“我负责的这片区域外卖商家很多,有不少都用塑料袋打包,只有3家用纸质包装。”在某大型市场负一层,一家鸡排连锁店店员说:“我们卖的是油炸零食,送外卖、顾客到店打包带走都要用塑料袋,平均每天100个。” 一名刚收到外卖的市民说:“这种能一起打包的,例如肉串和烤肠,会放在一起用塑料袋装;米饭、面、粉之类的,会用塑料餐盒装;最终会用一个大袋子把小袋子装在一块儿,便于携带;饮料、汤汁还会另装在一个袋子里。” “吃完外卖,普遍会把餐盒等垃圾放在装外卖的袋子里一起扔了,不会重复用,由于有饭菜的味道、油污等。”这位市民说,尽管收到的外卖塑料袋、餐盒质量不错,商家还会收餐盒费,但吃完外卖并不会回收利用,而是直行丢弃。 针对这些新问题,吉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餐饮外卖、邮政快递等新型消费行业的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,浮现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。对此,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《快递暂行条例》明确提出,鼓励快递公司使用无害化包装材料、回收快件包装材料。国内的快递外卖公司也纷纷行动起来,以实际措施推进“绿色物流”。 今朝,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态,发改委准备会同相关部门推敲调整限塑令,思虑制定在电商、快递、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序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。 在地方,相关尝试也已开始。南宁市区一家健身餐餐馆用纸袋包装外卖食品,店主说:“我们已往用塑料袋,改用纸袋后,顾客觉得我们的商品看起来更绿色无害化。” (责任编辑:admin) |